一、建设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20年,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
(二)中期目标
到2030年,至少3个学科名列国内前茅,电子信息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学校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三)远期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至少5个学科名列国内前茅,更多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学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四)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建设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工科、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理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科,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我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学科齐全、体系完整、特色优势明显,各一级学科内涵清晰、方向明确、实力雄厚,若干一级学科已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发挥电子信息学科的优势作用,着力推进电子信息学科与生命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是我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强力发展高水平、高起点的理科,加强理科与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理工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支撑。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原则,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力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通过建设,实现电子信息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的若干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与我校一流工科相匹配的强大理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国内外形成重要影响。
(五)拟重点建设学科
为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将重点建设5个学科群: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群、数理学科群。
1.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群
学科群内涵及基础。本学科群主要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与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长期协同发展,共同解决从电子材料、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到电子系统的关键和重大问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建设方向。重点建设功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电能源材料与器件、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真空电子技术、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光纤传感与激光技术、电磁辐射与散射等学科方向。
建设目标。到2020年,保持本学科群在电子科技和军事电子领域的特色与优势,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保持国内第1;支撑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100名、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前3‰。到2030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继续保持国内第1,光学工程排名力争进入国内前3,学科群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50名、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支撑学校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学科群整体位于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支撑学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
学科群内涵及基础。本学科群主要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与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长期协同发展,共同解决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处理、表现和应用中的关键和重大问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建设方向。重点建设先进无线与移动通信、抗干扰与可靠安全通信、智能宽带通信网络、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智能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宽带时域测试技术与仪器、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等学科方向。
建设目标。到2020年,保持本学科群在信息通信和军事电子信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排名保持国内前3;支撑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100名。到2030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排名力争国内第1,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力争国内前5,学科群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50名;支撑我校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学科群整体位于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支撑我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
学科群内涵及基础。本学科群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三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与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学科长期协同发展,共同解决下一代互联网系统面临的设备泛在化、数据海量化、协同智能化、网络空间安全等关键和重大问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建设方向。重点建设系统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下一代互联网操作系统、智能制造与装备可靠性、系统软件与中间件等学科方向。
建设目标。到2020年,保持本学科在计算机和军事电子领域的特色与优势,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前2‰,支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100名。到203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力争国内前5,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群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支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50名;支撑我校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学科群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支撑我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4. 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群
学科群内涵及基础。本学科群主要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学科群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借助电子信息学科的优势,着力于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三大领域交汇区的若干前沿问题,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突破疾病诊疗所需的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批具有多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
建设方向。重点建设神经成像、神经工程、神经数据、类脑智能、医学信息、生物信息、精准医学等学科方向。
建设目标。到2020年,保持本学科群在脑信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科增长点,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前8,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进入ESI前8‰,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支撑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100名。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本学科群在脑信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前5;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进入ESI前5‰,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前8‰,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前1%;支撑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50名。到本世纪中叶,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临床医学进入国内前列,支撑我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5. 数理学科群
学科群内涵及基础。本学科群主要包括物理学、数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化学领域的若干研究方向。物理学是我校第3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我校物理和数学学科与校内电子信息优势学科长期交叉融合发展,解决了本学科及交叉领域的许多重要科学问题,对优势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优秀毕业生。
建设方向。重点建设低维材料与物理、无线电物理、量子信息、统计物理、计算方法理论与应用、图像与数据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等学科方向。
建设目标。到2020年,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物理学学科进入ESI前5‰;数学学科进入ESI前1%;化学学科进入ESI前8‰。到2030年,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物理学学科进入ESI前2‰;数学学科进入ESI前5‰;化学学科进入ESI前5‰;支撑我校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学科群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支撑我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二、建设基础
(一)办学理念
立德树人,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二)办学定位
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成为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三)优势特色
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已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学科为核心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学科实力优势突出。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5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前10名,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并列第2;工程学、材料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前1‰;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近三年均进入US News全球学科排行榜百强。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至今,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共培养了超过16万名优秀毕业生,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产生了以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备部某基地司令席政将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学校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的摇篮”,尤其在我国军事电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子信息领域人才高地业已形成。在电子信息领域汇聚了以院士、*****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170余名,其中青年人才70余名;*****入选者在信息领域居全国首位;拥有5位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5位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今年又通过答辩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6个。
服务国防建设成绩斐然。作为国家军事电子研究的重要基地,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防科研任务,产生一批高水平成果,已用于国防建设。近十年,获得了国防专用的国家科技成果奖10项、国防科学技术奖44项;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获奖单位,2次荣获六部委颁发的995工程“突出贡献奖”,以及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仅10个)。学校还大力建设了10个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国防建设急需人才。
(四)重大成就(4项代表性成果)
1. 推动太赫兹电子学的发展
在刘盛纲院士带领下,创建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太赫兹辐射源方面取得原创性高水平成果,在太赫兹通信和雷达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立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基地;主办系列高水平国际会议,推动我国太赫兹电子学发展。2016年,刘盛纲院士获得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颁发的该领域最高奖——“杰出贡献奖”,是国际上获得该奖的第三人、中国第一人。
2. 发明半导体功率器件的耐压层技术
陈星弼院士发明了半导体功率器件的耐压层技术,突破了传统硅功率器件的理论极限,被誉为功率器件的里程碑(ISPSD99)。该发明获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被美国PMT公司购买。在该领域,我校研究成果“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体内场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星弼院士获ISPSD 2015颁发的最高荣誉“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是亚太地区首位获得者。
3. 功能材料与集成器件团队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2017年,我校功能材料与集成器件团队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科技工作者团队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仅10个)。围绕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发表JCR一区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围绕军用集成系统封装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牵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级人才9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111”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4. 在脑信息领域形成国际化团队,具有较大国际影响
在脑信息领域,该团队先后建立了零电位参考等多种具有领先性和独特性的技术;建有“111”引智基地,拥有外籍非华裔教授比例超过10%。2015年与古巴神经科学中心共建“中古神经科技转化前沿联合实验室”;2016年5月,本团队代表中方签署了中国-加拿大-古巴(CCC)国际脑合作计划协议,9月又在李克强总理见证下,升级为成都市政府与古巴政府的协议。
(五)国际影响
人才培养国际化已见成效。与全球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有近15%的本科生出境交流访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效显著;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首届毕业生中有67%赴海外深造,15%在国内深造;近5年招收了69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留学生。
学术研究国际化进步明显。学校每年主办近20次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选派大批师生赴海外交流、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大幅增加;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的学者。
(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发展机遇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四川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为学校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全球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的孕育和兴起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世界正加速向高级信息社会转变,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给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提供了新的机遇。
国家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我校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面临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学校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加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大学发展所面对的坐标体系正由“国内”向“国际”转变。作为以工科为主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基础与前沿研究相对薄弱,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科技和智力的支持,提升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度,学校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学校保持竞争优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电子信息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一批国内一流大学正在积极建设高水平的电子信息学科,该领域杰出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学校又地处西部,要保持在该领域的传统优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建设内容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服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建设任务
1.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四个统一”,不断探索教师思政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学术卓越、结构合理、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施“杰出人才倍增计划”。以国家级人才计划为主要抓手,外引内培并重,实现杰出人才总数达到300人,其中基础学科至少30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至少10人。
提升青年教师学术水平。加大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探索新进校教师潜心学术研究制度,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和终身培训制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积极推进骨干教学、专职科研和外籍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300人左右骨干教学队伍,构建一支1000人左右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一支200人左右的高水平外籍师资队伍。
2.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刻认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一批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精英和行业精英。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系统推进思政课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引导学生到国防、基层单位建功立业;培养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大学生;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筑牢网络育人新阵地;构建“教学产研”一体化创新创业体系。
构建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统筹规划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多元化教育;打造精英人才培养的体系,以“新四会”为抓手,聚焦领导力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体系和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全过程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标志性教育教学成果;完善校院两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科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学结合,实现国内与国外、校内与校外、科学与人文“三结合”培养全覆盖。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不同类别研究生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实施博士生学术精英培养计划,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构建适应精英人才培养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体系。
3.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加强高水平平台建设,产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强化理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对基础交叉前沿方向实施专项支持计划,力争在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新型半导体、光纤传感与通信、信息医学等领域,产生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推进与国家大科学、大工程、大项目对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和多学科联合攻关,建成一批校级特色研究中心、学科共享平台,承担国家与行业重大科研项目,产生一批高显示度和标志性成果。力争新增国家级实验室或工程中心。
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瞄准国家亟需、紧扣时代主题、前瞻重大战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电子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承担各类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一批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形成重要影响。
4.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弘扬成电精神,赋予“求实求真,大气大为”更多内涵和底蕴,使之在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师德和学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使之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健全学风教育长效机制,营造严谨治学、刻苦求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氛围。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精品文化活动建设为抓手,形成校院两级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加强图书馆、电子科技博物馆、校史馆等的建设,提升师生员工的校园体验感。加强媒介建设,建立大学文化主动推广机制,增强学校的文化辐射作用。
加强校友工作。关心和促进校友事业发展,打造立体网格化校友工作平台、校友和母校资源交流平台,初步建成校友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培育特色校友文化,发挥校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5. 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和环境。制定《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推进“三权”改革,支持和规范科研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明确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与责任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学校(一校)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以高校成果转化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带(一带),稳步推进培育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业态建设,实现人才链、创新链、行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基本形成新型产业集群高地。
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面向“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挥学校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加强向行业电子领域拓展,深化学校与政府、行业和企业合作,建好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莞研究院和成都研究院,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二)改革任务
1.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以党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严格执行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建设,加强对课堂、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做到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有规矩。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中共电子科技大学委员会教职工党支部工作细则》等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广大党员成为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的先锋模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预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现象,坚决改正,严肃问责,形成制度保障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反对“四风”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继续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加强校院两级学术组织建设,发挥好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的作用,推进理事会建设,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体系。
加强制度执行与监督。领导干部带头执行,确保制度落到实处,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各单位之间衔接流畅、运行高效、反馈及时的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公开,保证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提升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健全师生权利保障与救济机制。
3. 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以探究式、研究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新四会”能力提升计划,探索网络育人新途径等举措,健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探索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探索建立以国际学术标准和国内外同行评审为主的人才评价制度;不断完善人员分类、准入、流动、薪酬等制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推进人事管理重心下移和责权利统一。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进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推进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实施专职科研岗和学生学术研究计划,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4. 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着力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
健全社会支持机制。推进与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共享,完善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华为、一汽等单位的合作模式;增强教育发展基金会筹资能力,实现社会捐赠可持续增长。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接受或引入专门机构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促进学校依法依规办学,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社会声誉。
5.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合作,推进校院两级海外战略合作伙伴院校关系的建立,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力争新增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提升国际学术声誉与影响力。支持师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支持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中发挥作用,参与国际重大项目、政策、标准等的研究与制定。
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建立以院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世界一流伙伴关系;实施“留学电子科大计划”,稳步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在办好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新开拓与世界一流大学实质性合作办学项目。
(三)进度安排
2017年6月-2017年12月,方案细化,任务落实,立项启动。
2018年1月-2019年6月,任务推进,阶段检查,绩效评估。
2019年7月-2020年12月,实施调控,项目验收,完成报告。
四、预期成效
到2020年,学科结构明显优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一批学术领军人物活跃在学术前沿,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精英和行业精英,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群的若干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数理学科群的若干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主要支撑的工程学排名进入ESI前100名。
(一)人才培养
形成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研究生分类培养取得成效,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优势学科与若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伙伴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初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校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平台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成效显著。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二)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一批高水平、高显示度的成果。科研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特色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基础研究能力明显增强,对应用研究形成强力支撑,产生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工程问题的能力极大提升,成为引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源头、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军事电子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水平论文占比明显增加;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3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奖8-12项;力争获国家一等奖和自然科学奖,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论文。
(三)社会贡献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形成完整的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产业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在校园周边形成新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地。各类产业技术开发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为川渝地区、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向行业电子领域拓展成效显著,为汽车、文化、安全等行业的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四)文化传承创新
传承优秀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科研成果丰硕,在文化传承和思想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得到弘扬。
(五)国际影响
国际化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学术声誉显著提高。对海外优质师资和学生的吸引力显著增强,由海外知名专家执教的高水平课程数显著增加,来校学习的留学生人数达到3500人,其中攻读学位的人数争取达到800人。新增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境外访学经历的本科生比例达到30%。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实质性科研合作成效显著,在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会议、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五、组织保障
(一)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党对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领导。建设方案实施采用项目制管理,拟定《电子科技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电子科技大学一流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采用分级管理方式,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
组织架构。成立“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我校一流大学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重大决策,组长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为主管副校长,成员包括校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项目管理。建设项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由跨学科跨学院组成的学科群建设项目组负责的学科群建设项目,另一类为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的各类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计划项目。
(二)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投入实行“择优支持、动态管理、适时调整”的机制。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资源筹集。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未来建设资金筹集。2020年以后,学校每年一流大学建设资金中,除中央专项资金外,其余资金包括自筹与捐赠资金、地方/行业共建资金等,可保障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