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9-03-11 作者:韩冽

2019 年学校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学科提升和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上,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聚精会神、内涵发展、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一、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1.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问题描述: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内涵理解不深;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对接不够,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目标任务:树立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国家建设、服务国家需求的良好氛围,构建学校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精准对接、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

工作措施:增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意识,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加强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实现创新发展。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主线,做好顶层谋划,彰显特色,超前部署,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的水平。

牵头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2.加强双一流建设的统筹实施

问题描述: “双一流”建设的组织实施、资源统筹、绩效评价等工作还有待加强;围绕“双一流”建设,开展调研论证、战略研究还存在不足

目标任务:完善“双一流”建设的组织协调、资源统筹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战略谋划

工作措施: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聚焦年度重点任务,加强过程管理、资源统筹和动态监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大重点事项,开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加强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动态和趋势研究,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和支持方案牵头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责任单位:审计处、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3.提升资源拓展与配置效益

问题描述:学校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要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与政府、社会的互动需要加强,资源争取力度还有不足;资源有效配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标任务:多渠道增加学校总收入,构建资源拓展的长效机制,放大学校投入的建设成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

工作措施: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交流,优化中央财政拨款因素相关指标,争取更多中央财政支持。做好省部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相关工作,争取四川省、成都市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常态化经费支持和项目配套支持。主动作为,撬动各类资源,特别是政府、社会和产业界资源,形成合力,共建共享,研究制定对争取外部资源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配套奖励支持政策;探索对于通过整合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和撬动企业及地方资金投入搭建的更大共享平台,给予中央财政和校内资金配套的支持措施。制定基金会长短期筹资计划,扩大基金规模,增加基金收益。继续推进公房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做好物理空间的有效利用与分配使用。实施校内预算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对学校能源使用费用启动实施目标管理,控制支出成本。

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合作发展部、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研究生院、人力资源部、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问题描述: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需进一步加强,卓越教学的全局效应还需努力形成,教学改革系列举措还需大力推进落实,科研育人、协同育人还需加强;具有“国际水准”的博士比例还不够高

目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潜心育人和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水平、引领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工作措施:制定并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大幅增加教学投入。建设“新工程教育体系设计与实践示范工程”。做好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优化培养方案,持续推进挑战性、研究型课程建设和虚仿项目建设,全方位建设“金课”,推动课堂革命,打造首批“荣誉课程”“示范课程” ;加强高水平教材和数字课程建设。开发基于项目的新生课程,培养新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实践创新能力。启动科教融合人才培养专项建设,推进科研育人,深入推进“电子信息+”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做好杜绝“水课”督查,推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新举措。做好调整后的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加快推进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加强高水平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完善校企双导师培养研究生机制。继续大力实施博士生学术支持计划,加强优秀博士生培养。

牵头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

责任单位:国际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

5.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问题描述:学生管理工作的精准性还不够;学生个人目标不够高远,成长内动力不足,学生学业水平和深造质量有待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强,领导能力和沟通力不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需要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标任务:构建“智慧学工”,推进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本科生深造率稳步提升,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断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能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工作措施:提升学生工作精准化水平,完善“智慧学工”系统。加强学风建设,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在稳步提升深造比例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深造质量。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制定“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方案。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持续推进“成电栋梁工程”,聚焦学生“新四会”能力提升,实现学生领导力培养全覆盖;强化体育、美育、劳育工作,实施学生“113 体育锻炼计划”,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美育工作体系,制定《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方案》。加强研究与培训,优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

牵头单位: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责任单位:校团委、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等

6.加强招生工作和就业创业指导

问题描述:生源结构和生源质量有待改善,学生到国防重点单位、基层、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比例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继续提升,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标任务: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争取本科新生在各省理科录取最低分位次率的平均值进入前 0.9%,全日制硕士生来自一流大学建设 A 类高校和一级学科评估 A 类学科的生源比达到 52%。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

工作措施:探索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的招生工作与人才选拔。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就业战略布局,深入实施“马兰花计划”,做好到国防军工单位、选调生及其他基层就业工作,大力推进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做强创新创业服务,做精创新创业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链条

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

三、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7.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问题描述:汇聚校内外优势资源的能力不足,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措施不够,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目标任务:构建开放、聚焦、融合、奋斗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合作开放、相互欣赏的科研氛围,做大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体量。

工作措施:优化科研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完善激励约束制度,构建更加有利于产生原创性和突破性重大成果的科研生态。贯彻《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围绕科研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建立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的试行机制,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规范校内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体系,完善特色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建设。聚集内外资源,构建开放式科研,进一步凝练方向、突出特色

牵头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责任单位:计划财务处、人力资源部等

8.推进有组织的科研

问题描述: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短板依然明显。

目标任务:通过组织谋划、资源汇聚,强底蕴、补短板、促亮点,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重点任务,到校科研经费稳中有升。稳步推进国家奖申报工作,力争突破国家自然奖或一等奖

工作措施:围绕国家针对海洋、太空、网络、生物交叉、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领域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启动“攀登工程”,加强对基础交叉前沿方向的培育和支持,加速推进理科发展,加强与优势学科相适应的基础研究,系统性筹划提升生命医学类自然基金数,争取自然基金数量早日达到300 项。持续培育杰青优青人才和自然基金创新群体。在电子信息、互联网、5G、大数据等特色优势领域,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在加强巩固国防科研渠道和领域科研优势的同时,做大做强材料、通信、系统等领域的项目占比,显著增加优势领域,积极争取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在信息医学、新材料、太赫兹、光纤传感与通信等领域产生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动先进技术研究院启动运行。积极组织和谋划 2019 年国家奖。

责任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

四、提升教师队伍竞争力

9.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问题描述: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体制不够完善,校院两级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目标任务: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化师德失范惩处,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常态化

工作措施:打造师德教育宣传品牌活动,营造师德师风良好氛围,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政专项培训,完善以主题教育带动、校院两级联动、支部建设驱动的培训体系,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牵头单位:教师工作部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10.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问题描述:杰出人才规模和结构还不能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求,顶尖人才匮乏。杰出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杰出人才的作用发挥需进一步提高。

目标任务:健全人才快速增长、高质量增长的工作机制,力争实现顶尖人才新突破,杰出人才净增 50 人以上。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才作用发挥。

工作措施:健全学校-学院-团队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引育结合、多项并举、特色发展,力争实现顶尖人才精准引育,实现全职在校工作的全球知名学者和青字号人才快速增长。完善校内跨部门跨学院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发展服务支撑行动计划。坚持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研究出台人才评价和激励的新举措。依托人才优先发展促进会等载体,营造合作开放的学术氛围

牵头单位:人力资源部

责任单位: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工作小组成员单位

1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分类管理

问题描述:教师分类管理不足、评价标准单一等现象依然存在,未能充分激发不同类型教师的内生动力

目标任务:建立涵盖品德、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满足不同教师岗位特点的多元化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制度体系

工作措施:实施对教师的分类管理与多元化评价,探索教师跨单位双聘多聘模式,开展教师Tenure-Track 制学院试点,做好教师 3+3 预聘-长聘制期满考核工作,开展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工作。不断提升全职博士后的数量和质量。

牵头单位:人力资源部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等

12.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问题描述: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青年教师成长速度与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的要求不匹配

目标任务: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工作措施:完善教师培育培训体系,扩大培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新增青年教师学术指导和学术领导力培养模块,建立部门-学院培育培训共同体,推行“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统筹公派出国研修资源,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调动学院、归国学者积极性,协同创建海外学术培育或教学培训基地。

牵头单位:人力资源部

责任单位: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13.深化以发展要素为导向的教职工收入分配改革

问题描述:收入分配制度有待完善,分配激励杠杆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目标任务:加强人员经费投入的整合力度,提升人员经费投入的科学化。加强收入分配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收入分配激励导向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工作措施:以绩效工资改革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为契机,聚焦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学校人员经费投入模式和教职工收入分配等管理制度

牵头单位:人力资源部

责任单位: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五、加快学科建设

14.加强学科发展规划和学位点建设

问题描述:学科发展规划研究、学位授权点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目标任务:构建学科发展规划研究长效机制,稳步做好学位授权点建设。

工作措施: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开展调查研究论证,规划学科发展路径,加强学科发展动态监测,理清学科发展问题,找准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做好国家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查工作,加强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完善学位授权点布局。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等

15.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质量

问题描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速度与质量待提高

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具有中国风格、成电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工作措施:全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电子信息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力争提高科研基础产量、提升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力争建成国家级重要智库和重点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申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牵头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等

16.推进学科共享平台建设

问题描述:仪器设备利用水平和共享服务水平较低,共享平台建设推进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还有待完善

目标任务:加快学科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新购置仪器设备充分共享,同时提高校内已有仪器设备使用率

工作措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研究需求,确保五个学科群共享平台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完善学科共享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做好平台建设评估考核工作,并根据评估考核结果决定后续建设经费拨付方式

牵头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责任单位: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招标与合同管理办公室等

六、增强开放办学水平

17.深化校地、校企及与校友的合作

问题描述: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需要加快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够,校友服务精准化不足

目标任务:建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学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校友服务水平。

工作措施:深入参与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支撑四川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与成都市战略合作,加强学校创新链与成都市产业链精准对接,支撑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推动与成都市高新区、温江区、成华区等的战略合作,有序推进合作内容落地落实,加大力度推进“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在构建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三医+人工智能、国际教育与科技园区等方面加强共建共赢。深入实施“双百工程”,建设一批联合科研平台,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电子信息+”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搭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服务机构。加强和提升校友工作,争取校友更大支持,为校友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积极推进行业校友会建设

责任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资产经营公司、合作发展部等

18.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问题描述:电子信息+”精准扶贫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校内各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度有待提升;继续教育需要防控风险、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完善。

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定点扶贫工作体制机制,优化扶贫举措,扎实完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任务,助力岑巩摘帽;推进继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大学科技园、研究院及独立学院的建设不断进步。

工作措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纵深推进“电子信息+”精准扶贫模式,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以项目为牵引,重点在教育、产业等领域精准发力,继续加大对藏区及贫困山区的医疗帮扶工作。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信息化为手段,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完善非学历培训的体制、机制和条件保障,逐步实现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继续支持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发展,支持成都学院、中山学院的建设发展。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部、继续教育学院、资产经营公司、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校医院等

19.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提质增效问题描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项目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与国际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国际交流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目标任务:搭建更高的合作平台、更优质的交流项目,打造专业素质更高的国际合作队伍

工作措施:依托“111”引智基地、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伙伴计划”,启动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打造高水平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力争计算机学科高水平合作办学取得突破。加强校院两级外事管理人员及国际合作项目人员的专项培训

责任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

七、推进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建设

20.加强校园法治建设

问题描述:依法治校的体系还不够健全,合同管理还不够规范,师生权益救济和法治教育有待提高

目标任务:建立适合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依法治校体制机制。

工作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健全规范性文件及重大合同审查机制,按照法制统一原则对学校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和清理。加强合同管理。选聘设立法律专家委员会及法律顾问团。建立健全校内权益救济制度,预防法律风险,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做好“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校园普法。

牵头单位:学校办公室

责任单位: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招标与合同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等

21.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和水平

问题描述:机关作风有待改进,师生办事方便度还不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精细化不够

目标任务: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助推“双一流”建设

工作措施:强化和落实“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抓管理、转作风、促服务,在全校形成尊重人才、服务师生的浓厚氛围,提升师生服务体验。全面系统梳理内部管理服务的制度和流程,查找风险点,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搭建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让师生办事少跑路。进一步优化后勤管理服务流程,利用信息化和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拓展服务范围。强化后勤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后勤管理新模式。统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实行清单制

牵头单位:学校办公室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后勤保障部、机关党委等

2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问题描述:特色鲜明的成电文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以“成电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措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成电讲坛、成电舞台、成电辩坛”等精品活动,建设好“川剧”全国首批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做好教育部首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又见青春》的推广行动计划,启动学校“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美丽成电”宣传计划,开展“阅读树志,百学修身”“四季书香”等阅读推广活动。做好校史研究,推进“成电文化深耕”计划,实施“成电百家”“成电拾光”项目,传承成电精神。持续推进校园人文景观规划和建设,继续加强电子科技博物馆等“四馆两廊”建设,形成文化地标。发布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牵头单位:宣传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责任单位:校团委、校工会、图书馆、档案馆、离退休工作处等

23.汇聚学校发展各方力量

问题描述:群团、统战等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目标任务:汇聚校内各方力量,共谋学校发展,为学校改革建言献策。

工作措施:发挥共青团组织、服务、凝聚青年的作用以及学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学生会、社团建设。切实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建立以统战成员为基础的统战智库。发挥好关工委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做好教代会、工代会换届工作,高质量开好教代会、工代会。

责任单位:校团委、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校工会等

八、完善条件支撑体系建设

24.继续推进校园基本建设

问题描述:学校快速发展与物理空间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清水河校区部分土地手续仍未完善,校园环境美化仍有不足

目标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流”校园

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四号科研实验楼、学生公寓五期、六号科研实验楼、成电国际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清水河校区四期配电工程建设。启动文科楼、宣邦楼等项目的建设和过程审计;完成清水河幼儿园主体封顶,并推进装饰安装工程。争取高新区支持,尽快完善清水河校区剩余部分土地手续。加强校园园林绿化等整体规划,完善功能性设施改造,分期分批对学生宿舍组团和校园内重点区域进行绿化改造,进一步美化校园

责任单位:基建处、后勤保障部、资产经营公司、审计处等

25.加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民生保障

问题描述:公务服务体系的整体性不够强,保障力度有待提升,师生的生活条件需要不断改善

目标任务:构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学校核心工作有序推进,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工作措施: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落实国有资产归口管理职责。加强财务稽核监管,加强对审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继续开展财务状况诊断性评估。积极推动学校内控建设,不断提高审计成效。推进采购文件编制标准化,适时启动电子招评标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和知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完善和优化各类档案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全面提升学报学术影响力。推进出版社主营业务结构调整。建立“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健康管理”服务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建设。积极推进解决社区养老等老同志关注的热点问题,完成“成电长者健康之家”建设并投入使用。统筹做好D 组团科研用房、人才公寓的管理和条件改善。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责任单位: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招标与合同管理办公室、图书馆、档案馆、学报编辑部、出版社、校医院、离退休工作处、资产经营公司、后勤保障部、教师工作部、校工会、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等

26.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问题描述:信息化管理统筹不足,基础设施仍需改善,数据共享与业务系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目标任务:切实提高校园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工作措施:对信息化建设项目从立项、建设和验收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建成全面覆盖三个校区教学办公区域的无线网络,完成有线网络认证改造,建立数据标准,开展数据治理,加强数据共享,优化升级关键业务系统。实施智慧教室第四期建设,完善成电学堂平台建设,打造一体化网络学习空间。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等

27.推进校属企业体制改革

问题描述:校属企业发展定位与国家经济战略新要求不一致,校属企业权属不清,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差,潜在风险高

目标任务:摸清企业现状,理清资本投入与学校的权属关系,提出处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推进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

工作措施: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加强组织、布置、牵引与推进工作;借助社会力量摸清校属企业家底,理清风险点。争取上级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与支持,完善“一企一策”方案。建立问责制,加快推进企业改革

牵头单位: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

责任单位:资产经营公司、后勤保障部、出版社、成都研究院、广东研究院等

28.建设“平安成电”

问题描述:部门和学院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夯实,师生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安全防控体系还不够健全

目标任务: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内涵建设,切实筑牢全校师生总体安全意识,健全整体安防体系

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各领域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考核指标,对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常态化、全覆盖,加强各领域安全工作三防建设,提高安全工作信息化水平。学院和直属单位进一步健全本单位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与辖区政府职能部门良性互动,巩固和创建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牵头单位:保卫部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保密办、信息中心、教务处、后勤保障部、校医院等

九、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29.切实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问题描述:运用理论推动工作力度不够;有的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一些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不够高;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党建引领事业发展不够充分

目标任务:坚定不移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促进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融合。

工作措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要求组织实施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召开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持续推进“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组织实施“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二级党委书记党建工作推进项目”,深度建设全国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教师党支部书记22“双带头人”工作室。抓好“智慧党建”工程建设。把 2019 年确立为“支部建设年”,推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地见效,实施“支部活力提升计划”和“师生支部书记工作创新项目”,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牵头单位:组织部

责任单位:学校办公室、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机关党委等

30.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描述: “三全育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精准思政”的力度还不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有待提高

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加强价值引领,系统开展主题教育。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提升思政工作精准化水平

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十大育人”体系的工作任务清单落实,大力支持 6 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创新推进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着力实施“课程思政”,打造一批示范课程。制定《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主题教育方案》,围绕“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五四运动 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以“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围绕“引航工程”和“启航工程”,做好新生立志成才教育和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推进精准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建好全国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教育部省级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四川),实施好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发布系列教育大数据研究报告,完善“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等系列工作平台。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部、教务处、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31.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问题描述:校内巡察开展不够全面及时,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不充分,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力度不够、抓手不多,对干部监督的全覆盖不够到位

目标任务:切实推动巡察工作开展,持续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强化警示教育和日常监管,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工作措施: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完善责任分解、履行、考核评价、追究的机制。开展对校内二级党组织的巡察工作,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密切关注隐形变异的“四风”现象,严肃整治发生在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做实做细日常监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第一种形态常态常用,把抓早抓小的责任层层压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重点领域、关键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廉洁教育,召开学校警示教育大会,加强对违纪违规典型案例的运用。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注重精准发力,从严从实开展纪律审查,建好用好专兼职相结合的纪检监察队伍,共同发力,实现常态化、近距离的教育、提醒和监督。

牵头单位:纪委办公室

责任单位:巡察工作办公室、学校办公室等

3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问题描述:对意识形态领域最新动态的研判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还不够严密,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目标任务:定期分析、研判、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最新动态,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压实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动校内媒体融合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工作措施:加强工作研判,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分析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最新动态,对每个重要时间节点作出针对性工作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网站和信息系统审批备案流程,用好网络审批备案系统,做好讲座论坛类活动的全过程把关,线上线下结合,做好各项阵地管理工作。落实《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不断细化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对二级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调研指导督促,推动意识形态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培训和日常工作指导,努力提升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校内媒体融合发展,建好“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成电故事,传播好成电声音。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协同,联动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处置。

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保卫部、信息中心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