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电子科技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11-14 作者:甘国龙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中完成第一步、迈向第二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央部委文件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牢记初心、践行“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推动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在深刻认识学校现状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电子科技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一、基础与形势

(一)办学成就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电子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初心使命。建校60余年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形成了包括材料、器件、组件、整机、系统以及测试和标准等在内的完整的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培养了超过20万名毕业生,学校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摇篮”和“中国电子类院校排头兵”。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学校顶住封锁压力,围绕“卡脖子”领域持续开展集成攻关,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武器装备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学校瞄准“到2020年,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1.主干学科优势凸显

实施学科提升战略,继续巩固并扩大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国防特色进一步彰显,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数量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首位在主要国际学科评价体系中,学校“电气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数学”“物理”等学科取得进步。

2.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校理科录取平均分位次率在各省的排位从2016年的前1.19%上升至2020年的前0.63%。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含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科教育人成效显著,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前五,学生在Science、Nature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大幅提升,入选中国电子学会等全国一级学会优博论文和提名论文31篇。本科生深造率持续提升,2020届超过70%。1.5万余名毕业生赴国家和国防重点单位、基层及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3.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汇聚一流人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人才达到375名(占专任教师比例超过15%),较“十二五”末增加近1.5倍,其中青年高层次人才超过170名。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1个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批教师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

4.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瞄准重大科学问题与“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有组织的攻关。军事电子优势突出,国防科研综合实力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新增国家级平台3个;牵头获国家科技奖励10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再获十年一次的国家“XX工程突出贡献奖”(教育部直属高校唯一),1个团队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聚焦工程学科的基础及前沿研究方向,促进理工深度融合,首次在高温超导中发现量子金属态,成果发表于Science并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解决了超疏水表面机械稳定性不足的关键问题,成果以当期封面论文发表在Nature上。构建“电子信息+”精准扶贫新模式,“电子信息+”精准扶贫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学校扶贫工作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与地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长三角研究院、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宜宾研究院。

5.国际合作提质增效

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共建研究中心和办学项目,形成完整覆盖本硕博的中外合作办学体系。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达到9个,居全国高校前列。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导友好国家建立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与相关国家的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建亚洲、非洲区域研究智库。来华留学博士生达到530余人(其中超过65%就读电子信息领域专业),较“十三五”初期实现翻番;新增一批教师担任国际著名期刊主编或重要学术组织负责人。

6.办学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

基本建设稳步推进,新增教学科研楼宇、学生公寓、实验平台等校舍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图书馆、档案馆、博物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持续完善。“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二)存在不足

“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要求,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高峰高原学科不多,加强理工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做优做强新兴交叉学科方面还需持续发力,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待继续完善,学科和科研的优势还未充分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战略科学家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教师育引还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尚有差距;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承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领域的独占性成果不多,在助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还需持续发力;同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所、企业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合作交流的成效还需进一步彰显,推动形成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格局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办学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亟待加快推进。

(三)发展机遇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向各个领域加速渗透、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与社会变革,进而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作为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性力量,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关键领域和新兴与交叉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给学校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新突破提供了重大机遇。

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构筑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的动力源和扩散级,对于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为我校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京津冀一体化、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国内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创新综合优势、推动校地“双螺旋”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成渝地区打造“一极两中心两地”的重要使命,为学校整合区域创新优质资源,促进川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3.教育现代化及“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我国到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并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了教育现代化的高度,而且是支撑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根本方向和重要使命。国家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更多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这为我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面临挑战

1.全球科技和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科技和教育的竞争。科技方面,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为代表的前沿与新兴交叉领域,成为各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同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外一流大学纷纷布局实施全球化战略,推动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与共享,一大批新型办学机构应运而生,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此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疫情促进了教育理念、教学平台、教学方式和教学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变革,加速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以电子信息见长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如何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中进一步脱颖而出,形成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将是“十四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挑战。

2.保持电子信息优势面临压力

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的共性与支撑性通用技术,各高校间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是近年来国内以电子信息见长的其他高校发展势头迅猛;二是国内一大批高校尤其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纷纷强势布局电子信息学科;三是国家已在上海、深圳等地布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国家实验室,打造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老叠加”的竞争使学校保持电子信息优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3.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瓶颈凸显

大学是资源高度依赖性组织,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办学资源需求更为旺盛。办学经费不足,对学校资金筹措与资源统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同时争取更大的突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面临重大考验;高端仪器设备采购困难、教学科研用房紧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特别是疫情的叠加影响,更是对学校办学体系和办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资源瓶颈,持续推动学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将是学校“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与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推动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贯彻执行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学科提升”“国际化”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四大战略,不断改革创新,大力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全面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理念

1.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学校发展正处在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化解新的难题、突破新的瓶颈、激发新的活力、推动新的发展,更加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更加需要把创新的精神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激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2.坚持把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资源和力量整合,克服学科或学院、部门之间的壁垒局限,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管理协同和科研联合攻关,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增强校内外共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合力,在协同发展中彰显办学特色和水平。

3.坚持把强化特色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方向

坚持特色发展、追求卓越,进一步巩固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和军事电子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在全球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作出“成电贡献”,建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科。将特色化发展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各个环节,以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坚持把一流贡献作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树立“建一流大学、做一流贡献”的理念,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产出一批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成果,全面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服务现代化建设中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三)发展战略

1.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坚持党管人才,树立“大人才观”,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加大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育引力度,注重青年教师全链条培养,通过优化服务支撑、强化绩效杠杆、打造荣誉体系、营造学术氛围等举措,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承担国家使命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学科提升战略

顺应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新要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强化学科育人功能、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完善学科平台体系,不断巩固和加强优势特色学科,提升基础学科水平,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3.国际化战略

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推动形成新形势下的国际合作新格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等,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大幅提升开放与合作的水平,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

4.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加强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做好顶层谋划,超前部署,加快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建设,完善学校工作同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精准对接、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实现创新发展。

(四)总体目标

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建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与创新引领性人才成长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国际声誉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5年,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主要办学指标达到或更加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综合实力和办学声誉明显提升,为实现学校在2035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五)预期成效

1.构建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优质教育教学平台与资源不断丰富,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效益显著增强。在校生规模达到4.4万人左右;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至少5项;本科深造率保持在2/3以上,毕业生赴国家和国防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基层及偏远地区工作的比例超过50%,在学术、国防、产业涌现一批创新引领性人才。

2.建成若干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

学科结构明显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电子信息领域主干学科稳居世界一流,其中若干方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形成10个左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在信息医学、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信息和集成光子等新兴与交叉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发展新优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力持续提升。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0个左右;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10%的学科数不少于5个;学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汇聚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学术和科技领军人才,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承担国家使命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薪酬激励保障机制。教师总量达到4500人左右,其中教研系列教师、科研系列教师(含博士后)各2000人左右;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顶尖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持续提升,师德师风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4.持续产出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成果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形成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攻克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支撑我国国防现代化和科技强国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明显,持续产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在部分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至少2个,到账科研经费规模和牵头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数量显著提升;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的数量大幅增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实现新突破;专利转化数大幅提升,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收益明显提高。

5.开创国际化办学新局面

开放办学的理念更加深入地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水平实质性合作进一步拓展,在世界一流人才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学及科研团队打造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科研平台2个左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以上;参与国际科研平台、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项目的数量总体提升;来校学习的学位留学生规模保持在1000人左右,生源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6.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党对学校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牢固确立,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以学校章程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治理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治校能力显著增强。

7.条件支撑和后勤保障能力持续加强

学校资源统筹和财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各校区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形成各校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师生科研办公及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美丽校园建设成效明显,“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进一步弘扬。

三、任务与举措

(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形成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创新能力,未来能引领科技前沿与经济社会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1.健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特色。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完善“互联网+思政”特色工作体系,建成“智慧学工”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加强学风建设,浓厚“学在成电”氛围,提升学生深造质量。持续推进“心理素质养成工程”,营造全校心育氛围。完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深化美育教育改革,打造“电子信息+艺术”美育特色方向。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劳动实践,增强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丰富各类社团活动,打造社会实践品牌课堂,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创新驱动、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就业价值引领,构建“精准就业”体系,引导更多学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

2.深化一流本科教育改革

全面落实“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形成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以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医科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好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探索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努力造就“技术驱动创新”与“用户驱动创新”相结合的学院派创新创业人才,探索新型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国家强基计划专业建设;持续完善跨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模式和校院两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水平课程教学体系。以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为重点,持续建设多类型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打造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形成“标杆课程”体系。实施“优秀教材建设计划”,加强高水平、有影响的经典教材和反映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教材建设,着力打造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一流教材体系。实施“‘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项目,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建成贯通四年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式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打破学科专业边界的跨学科新工程教育项目和能让学生充分创新创造的高峰体验式项目,构筑新工程教育建设与改革高地。

完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加强本科教学关键岗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队伍,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智能+”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协同育人成效。完善本科教学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做好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3.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制定并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方案》,形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

全面深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研究生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配置,推动研究生培养规模结构与学科协同发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构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选拔体系,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强化“教”与“研”相互支撑,促进科教融合,鼓励学术学位研究生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研究,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强化“内”与“外”协同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深化开放合作,支持研究生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开展前沿研究,大力吸引优秀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实施“课程教材双百计划”,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培育高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学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国防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各类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打造“四有”好导师队伍,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岗位职责,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切实提高研究生导师“导学导研”意识和能力。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教育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研究生,科学制定学位授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形成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质量评价监督。

4.继续发展多类型办学

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学科优势,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高质量的在线教育助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拓展培训项目,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特色引领、交叉协同,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步伐

强化特色引领、交叉协同,按照“优工、强理、育新、精文”的建设思路,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通过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引领计划”“基础学科攀升计划”“新兴交叉学科融会计划”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全面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引领计划”

巩固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和特色。重点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引育战略科学家,组建集成攻关大平台、大科学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依托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任务,推进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力争在信息功能材料、核心元器件、集成电路、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光纤传感与通信、雷达探测与成像、复杂环境感知与综合识别等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稳居世界一流水平,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培育建设新的优势学科。围绕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等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程数学等学科或方向),进一步凝练重点发展方向,引育战略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托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任务,推进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力争在先进计算、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网络空间智能攻防、复杂系统控制、机器人、先进制造等学科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他学科的若干方向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2.实施“基础学科攀升计划”

坚持鼓励自由探索与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应用学科的基础研究部分凝练方向,引育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组建高水平平台和团队,催生顶尖学术成果,增强国际竞争力。持续推动理工深度融合,瞄准工程应用中的重大基础问题,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强化协同攻关,形成理科支撑工科共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工科支持理科特色发展的理工融合新局面。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特区,设立针对拟重点突破的基础研究方向的专项扶持计划,完善促进基础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基础学科学术评价体系,营造激发原始创新的良好氛围。力争在计算科学数学方法与理论、数据科学数学方法与理论、无线电物理、低维材料与物理、新能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方向形成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实施“新兴交叉学科融会计划”

加强顶层设计,在学位点建设、团队组建、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等方面,完善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聚焦“电子信息+”,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医学、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新兴交叉领域,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凝练重点发展方向,引育跨学科领军人才和研究团队,组建前沿科学中心、综合性跨学科平台等,谋划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学科交叉融会研究项目,催生重大学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能力。多方集成学科育人资源,以跨学科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平台建设、导师团队组建和学术活动开展为抓手,创新学科交叉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力争在精准医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类脑智能、智能康复、智能芯片与智能软件、量子器件、量子互联网、空天信息等方向实现突破,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4.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学科方向,引育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打造“精准思政创新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平台,承担重大重点项目,催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拓展学科育人功能,培养一批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人才,逐步形成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特区。按照“入主流、创特色、出精品”的原则,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重点支持相关学科灵活外引学科领军人才,着力培育高层次学术骨干,以推行“大先生+团队”的组织形式、牵头国家社科及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和承办业界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为抓手,推进有组织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电子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特色化研究基地、团队和新型智库,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资政育人能力。

(三)改革分类、重塑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师资队伍

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加快构建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人才育引质量;全面深化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改革,健全分类发展体系和职业发展保障体系,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承担国家使命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实施“思政及师德涵养提升工程”,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实施“思政领航计划”,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教师党支部作用发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努力成长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实施“师德养成计划”,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办好思政及师德师风培训班,加强师德警示教育,形成定期通报制度,让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深入人心。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增强工作向心力。加强师德师风巡视员队伍建设,强化优良师德传承。实施“师德引领计划”,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创新师德教育,选树师德榜样,增强示范引领。加强跨学科、跨学院教师交流平台建设,营造追求卓越、合作开放、互相欣赏的教师文化氛围。加强西南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盟建设,提升影响力。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

2.实施“高质量人才工程”,持续提升人才育引质量

重塑人才体系。树立“大人才观”,坚持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逐步构建以长聘体系为主、特色岗位为辅、“四层次”人才为补充的人才体系。坚持学科引领、因院施策原则,分批试点、稳健推进,支持电子信息类学院实施预聘长聘制。健全特色岗位体系,根据学科门类、目标定位和岗位职责的不同特点,设置国防特岗、医工交叉岗、基础研究岗、冠名教授岗等岗位。

重构育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和省市人才计划,做好各类计划的组织设施,进一步实现杰出人才高质量增长。统筹完善“团队学术跃升计划”“校百人计划”等各类校内人才计划,培育引进战略科学家,造就更多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哲学社科人才、外籍教师质量提升行动,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重建人才评价机制。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以高质量为导向,加快建设分研究领域、分层次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将定性与定量、长期与短期评价相结合,加强人才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度。更加注重小同行评价、国际同行评价、代表作评价,发挥学术共同体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价文化。加强成果运用,引导人才科学认识自身发展情况,为学校对人才精准实施个性化培育计划提供支持,真正实现人才发展“量身定制”。

3.深化教师分系列管理和评价改革,健全分类发展体系

全面推进教师岗位分系列管理。以教师岗位分系列管理指导意见为指南,坚持分类引进、评价和发展,建立“标准明确、权责清晰、评价公正、流动有序”的教师岗位分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实施方案,定编定岗定责。分批试点、稳步推进预聘长聘制。扩大科研系列教师队伍规模,通过实施“高质量博士后工程”、设立科研特色岗等方式,打造一支能够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支撑学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完善教学关键岗位建设,建强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骨干教学队伍。完善职工队伍岗位设置、考核评价和发展保障体系,努力造就一支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职工队伍。选优配强辅导员队伍,完善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具有成电特色的辅导员队伍。

持续推进教师聘用和考核评价改革。坚持学科引领,完善分系列教师选聘标准,适度下放学院及团队选人用人自主权。优化教师职称和岗位等级晋升评审办法,分系列分学科分领域分层次完善评价标准,更加突出品德、能力和质量导向,坚决破除“五唯”;加强同行评价和专家库质量建设,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师晋升体系。科学制订教师分系列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不同学科门类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长周期评价。优化新进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健全教师岗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聘用机制。完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搭建教师岗位流转“立交桥”,建立合理的教师岗位流动与退出机制。

4.实施“教师职业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完善职业发展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分岗位、分阶段、精细化的教师全职业生涯培育培训体系,打造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及影响力大的系列培育培训品牌项目,着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开展“教师职业发展护航行动”,推动校、院、团队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协同发力夯实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稳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聚焦教学和科研两大核心能力,与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高端学术教学培育培训基地支持教师国内外访学,设立团队个人发展支持专项,开各类专题研修班,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持续扩大“前沿交叉学术论坛”“名师讲堂”“教学工作坊”等品牌项目影响力,邀请海内外顶尖学者开展交流,助推青年教师“入主流、进圈子”。

建立“岗位、贡献、绩效”三者相统一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重绩效、重贡献的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定岗定责定薪,优劳优酬。健全与学校财务状况、人才市场情况、人事制度改革等因素联动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结果、人均教学科研效益、学科建设水平等关键业绩指标的经费核拨机制,破解多头投入和重复投入,转变管理部门职能,提高学院分配自主权。完善社保体系,持续提高教职工薪酬福利水平和薪酬竞争力,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四)战略导向、创新驱动,完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战略型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卡脖子”领域开展集成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推动交叉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形成开放型、高层次、紧密型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新格局。

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科研任务目标体系,强化分类评价、分类实施,推动不同学科科研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使更多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改进科研评价,更加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研究环境。强化军事电子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加快科研先行示范区和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承接大项目、构筑大平台、产出大成果,抢占战略制高点,满足国家和国防重大急需。推进医工整合,完善学校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双向联动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发展联动、成果共享,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促进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助力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2.打造战略型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深入实施“高水平平台培育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基础前沿与新兴交叉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谋划新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争取在脑信息、网络信息安全、数字空间博弈进化、瞬态测试、光电探测等领域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由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领衔的大团队,依托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与科学工程的精准对接,大力推进有组织的交叉融合、综合集成和协同攻关,承担更多国家关键领域及重点行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加快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产生一批高显示度的成果。进一步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形成的完整服务国防建设的学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优势,在材料、器件、系统、测试和信息安全等领域持续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服务国防重大工程急需助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3.持续推动基础研究高水平发展

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在脑信息、量子信息、太赫兹、信息数学、先进材料等领域加强前瞻布局,统筹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完善“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专业学院”的基础研究组织架构,优化基础研究学术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持续实施基础研究专项支持计划,汇聚并稳定支持一批潜心基础研究的高水平科研人员,致力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建立关键基础理论和共性基础技术问题的提出机制,创新多学科融合的科研组织方式,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在提升优势工科基础研究实力的同时,催生重大技术创新。

4.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面向“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挥学校电子信息综合优势,深化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解决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四川省的全面战略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助力四川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与成都市的战略合作,共建天府绛溪实验室、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一体化协同创新,为成都市打造具有全球显示度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做实做强深圳高等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和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各类校企联合平台建设,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转化模式。进一步完善定点帮扶工作机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五)拓展深化、提质增效,形成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大局,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将开放办学的理念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

1.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高品质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平台,积极谋划国际教育园区建设。持续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聘请海外名师常态化参与人才培养,提升“暑期学校—国际学堂”质量。深入实施“飞跃成电”计划,建立以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为引领的学生海外交流新格局。打造“留学成电”品牌,健全留学生质量保障机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知华友华的治国栋梁、技术人才和管理精英。加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跨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强宣传引导和专项扶持,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2.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

加强组织谋划,持续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水平实质性科研合作,大力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全面提升合作成效。加大国家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建设力度,搭建高端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承担和参与国际性及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新高地。

3.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大力支持师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访问以及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中发挥作用,参与全球和区域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际组织政策、规则、标准等的研究与制定,承担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委工作,构建国际学术人际网络。持续提升学校主办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标国际一流,探索开展学科国际评估,提升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彰显成电文化价值引领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塑造“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成电形象,加强校友工作,构建砥砺家国情怀、涵育师生心灵、激发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体系。

1.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升师生精神追求和创新活力。精心策划组织“四史”学习教育、宪法法治教育等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不断锤炼品德,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全面启动“文化传承”“文化深耕”“文化创新”三大文化建设计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活动等培根铸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持续打造“成电讲坛”“成电舞台”“成电辩坛”等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不断培育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形成覆盖校院两级、活跃网上网下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体系

2.弘扬成电精神

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成电文化。以档案研究、校史口述、名人档案数据库等历史文化整理工作为基础,推出系列弘扬家国情怀的校史文化作品;以电子科技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场馆建设为载体,以“成电故事”等校史课程、校史展演、校史宣讲为平台,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打造以弘扬爱国情怀和成电精神为主题的“成电印记”大型系列主题文化展;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具有成电特色的校园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推广,持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3.加强校友文化建设

秉持“平等、分享、互助、大爱”的校友文化理念,积极推进地方校友会、行业校友会等各类校友平台建设,发挥平台聚合效益;推进校友服务中心建设,为校友提供精准、便捷服务。完善校友终身教育服务线上线下平台,延伸成电育人成果,传承成电精神文化。打造精品校友活动,重点推进秩年返校活动,加强在校生校友意识培育。邀请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和区域的合作交流,发挥校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共同促进学校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

(七)完善体系、优化配置,促进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优化办学布局,加强财力拓展与统筹,提升使用效益,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增强智慧治理能力;完善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益;增强后勤支撑能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一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平安成电”建设,确保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

1.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学校章程为统领,进一步健全管理规定、议事规则、办事程序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理顺组织机构关系,加强工作协同,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中的咨询和审议作用。建立健全学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领导体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体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提高依法依规办事能力。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学校重点工作全面落地。完善民主管理,发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内容和公开途径,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全校、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2.优化办学体系布局

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长远规划,统筹考虑学校清水河校区、沙河校区、九里堤校区及各地方研究院学科布局与功能定位,推动各办学基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结合清水河校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基建计划,完成六号科研楼、文科楼、宣邦楼群等项目建设,加快温江永宁园区建设。根据各地方研究院学科布局,合理确立师资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构建发展联动机制,凝聚协同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合力。

3.加强财力拓展统筹,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持续加强筹资管理,进一步完善多渠道资源筹集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设立专项筹资计划,吸引社会资源,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筹资积极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总体财力持续稳定增长;完善校地、校企共建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学校发展的格局。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以任务需求和建设效益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打造“云中成电”平台,通过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提供精细化的信息服务;建立智能的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提升校园网安全、可控、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八角书斋”智慧图书馆建设,建设一流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决策水平不断提升提供优质、高效、专业、完善的信息资源与知识服务保障支撑。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5.提高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水平及后勤保障能力

完善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好教学科研用房配置与使用,满足各教学、科研单位用房需求;加快学科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共享机制;改进仪器设备管理措施,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强化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和技术安全管理,健全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监管体系;规范招标采购工作,加强风险防控。

完善后勤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提升运行效率和师生满意度;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后勤保障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推进后勤系统信息化建设,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校医院高水平的医师队伍和医疗平台建设,提升医疗水平。

6.加强“平安成电”建设

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校园大安全体系,持续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完善常态化下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安全立体防护体系建设,发挥技防设备的整体联防功效,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置能力。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教材、课堂、讲座、媒体、涉外等严格审查审批和监管,不断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保密管理与培训,落实保密责任制度,确保保密工作常态化管理和运作。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构筑“平安成电”,守护“美丽成电”,保驾“一流成电”。

(八)全面领导、坚强保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学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1.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不断增强学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制度机制保障学校始终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严格落实学院党委(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基层支部在教书育人、政治把关等方面的责任机制,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完善党建和思政工作任务清单的机制,持续强化基层党建基础。持续实施“对标争先”创建计划,组织开展好“双创”“双百”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师生党支部建设,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完善党建督导机制,压紧压实各级组织党建责任。进一步完善党建事业融合推进机制,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优化整体结构,明确职责定位,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断完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突出政治标准,科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思想素养和能力水平,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实践锻炼,突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能力水平。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路径,持续完善优秀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选拔机制。

4.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工作机制,强化对各级党组织落实责任的监督检查和问责问效。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形成对二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和重点领域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机制,深化成果运用,写好巡视巡察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坚持严的主基调,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深化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协同监督,搭建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各类监督信息、资源、力量和成果的共享共用。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和作风教育,分类施策、分层推进,着力推进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纪检组织建设,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三转”,持续提升专兼职纪检干部履职能力。探索“三不”贯通融合的实践载体,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组织与实施

“十四五”规划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协调、贯彻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健全规划组织体系

1.加大重大问题的研究力度

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督促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各部门和学院针对“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拟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等组织在“十四五”规划制定及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咨询、审议等作用。

2.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在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关键指标。各部门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制定本部门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相应的任务目标和关键指标进一步分解纳入各部门和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

3.确保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

各部门围绕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执行计划,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学校将定期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分析总体规划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确保“十四五”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如期高质量完成。

(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1.全面宣传动员

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重点举措的宣传力度,使全校上下能清晰地理解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任务间的关系。各部门和单位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的组织学习和讨论,使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注重信息公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起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

2.以规划指导项目和预算

坚持规划先行,规范建设项目论证审批制度,依据规划进行前期论证和立项评审,未列入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加强资源配置,注重经费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凡是未立项的项目或计划,原则上不给予预算支持。

3.强化过程管理

各单位建立发展关键任务和关键指标的跟踪和监控机制,在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和年度监测。开展规划实施中期检查,回顾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总结学校战略发展进展情况,分析学校所处的位置,根据现状和战略目标,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学校“十四五”发展关键指标的完成率,分析院系各年度指标完成率、跨年度指标进度和指标完成率,分析存在的问题,凝练未来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

(三)加强规划评估监督

1.建立反馈机制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对于规划中的重点任务、重点指标,各责任部门、院系要加强评估,保持跟踪分析并及时向学校报告进展情况。加大监督力度,针对实际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2.建立调整机制

学校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并经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经过一定的审议程序后报党委常委会批准。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项目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和结果验收情况,对建设项目预算进行动态调整。

3.注重社会参与

各单位及时公布规划实施、年度工作计划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师生、校友、社会参与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将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

学校“十四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全校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切实按照规划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为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电子科技大学新的更大贡献。